據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網站1日消息,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于新增三個住房公積金提取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的公告》。即日起,“購買北京市行政區域外住房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大修、翻建、自建北京市行政區域內自住住房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繼承人、受遺贈[詳細]
近日,陜西省住建廳等3部門聯合制定了《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情況年度監測評價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實施監測評價。[詳細]
隨著全齡友好社區理念的普及,老年人的居住需求愈加得到重視。近日,為翔實描摹中國老年群體住房現狀與改善動因,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與貝殼研究院聯合發布了《2022年老年人住房需求洞察報告》。調研顯示,超九成老年人購房自住,其中有25.3%的老人出于代際支持目[詳細]
時至年末,各地重大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今年以來,通過發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對于解決項目資本金來源缺口發揮了關鍵作用,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落地,對有效投資的帶動效應倍增,推動基礎設施領域高質量發展。[詳細]
隨著近期多地氣溫驟降,為了在冬季獲得更好的取暖效果,人們開始扎堆清洗地暖。58同城本地生活服務數據顯示,近期地暖清洗維修等應季需求激增,11月以來整體訂單環比增長4倍。[詳細]
近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指導并委托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召開的“全國建筑材料行業碳達峰推進大會”在京舉行。[詳細]
房地產行業迎來金融領域的重磅支持。近日,央行和銀保監會共同發布《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涉及開發貸、信托貸款、并購貸、保交樓、房企紓困、貸款展期、租賃融資、個人房貸和征信等方面共16條措施。這是央行[詳細]
繼全國多地出臺各類樓市調整政策之后,“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團購商品房”成為近日市場熱詞。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廣東中山、浙江桐廬、安徽銅陵、云南普洱、浙江紹興等20多個城市發布“購房團購”相關政策或活動。業內人士認為,團購商品房不失為當地樓市批量去庫存的新[詳細]
近日,58同城、安居客發布2022年《10月國民安居指數報告》。報告顯示,10月全國重點監測65城新房線上均價17588元/㎡,有24城新房價格環比上漲,長三角地區房地產市場表現出較強的韌性,上海、南京、寧波等一二線城市均呈現不同程度價格上漲。找房熱度方面,全國新房基[詳細]
日前,中國房地產業協會聯合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2022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研究報告》顯示,強化品牌策略,完善品牌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品牌競爭力成為房地產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詳細]
近日,隨著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階段性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的通知》,多地紛紛調整首套房貸利率下限,部分城市房貸利率已低至2.6%,這也是金融監管部門今年以來第二次下調首套房貸利率下限。[詳細]
樓市新政頻出,利好不斷。近日,為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條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支持居民換購住房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規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住房出售后1年內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詳細]
南京公積金管理中心網站8日發布《關于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詳細]
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在擴大有效投資、助力穩住經濟大盤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詳細]
房屋“公攤面積”廢與存的話題,近日被內蒙古自治區住建廳的“已將取消公攤面積的建議列為近期亟須修訂的立法項目建議上報住建部”的回復再次引爆。公攤面積一直被人們認為是房地產市場“最不透明的一項指標”,消費者大多搞不清楚買到的以建筑面積計價的房子,實際居[詳細]
完善租賃住房市場已經成為落實“房住不炒”、實現住有所居的重要途徑。但是,黑中介、群租房等問題屢禁不止,哄抬租金、押金不退、發布虛假房源等亂象時有發生,不僅損害承租者的合法權益,也擾亂了市場秩序。近日,北京在全國率先頒布了《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并將[詳細]
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一環。綠色建筑能為人們提供舒適的生活居住環境,也是建筑領域要想整體實現碳中和也離不開綠色建筑。2020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發布《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提出到20[詳細]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傾斜”“對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條件的城市可給予適當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等相關支持政策”。8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詳細]
近日,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聯合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了首批“齊魯紅色物業”星級服務企業、星級服務項目名單,認定30家物業服務企業為首批“齊魯紅色物業”星級服務企業,50個小區為首批“齊魯紅色物業”星級服務項目,濟寧多家企業和多個項目榜上有名。[詳細]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針對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市場及50個城市租賃市場的調查數據顯示,2022年7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0.52%,漲幅較上月收窄0.36個百分點。全國50個城市住宅平均租金保持平穩,漲幅為0.09%。[詳細]
7月2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落實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進展”新聞發布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詳細]
對于商品房預售制度的討論還在繼續,福建省會福州的一個新動態引發了各方關注。[詳細]
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2中國商業地產發展白皮書》顯示,隨著我國主力消費群體的消費理念、消費行為模式發生深刻變化,商業地產企業發展模式也開始從大規模增量開發向存量精細化運營轉變,存量更新改造將成為城市商業煥新的重要方式。商業地產企業也需主動迎合時代變[詳細]
近日,中指研究院發布《2022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總結&下半年趨勢展望》。報告指出,2022年上半年,受多地疫情反復等超預期因素影響,全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商品房銷售規模大幅下降,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首次負增長。同時,我國經濟運行的外部環境仍[詳細]
各地支持合理購房需求的政策利好仍在持續釋放,尤其在住房公積金方面,不少城市更是加速創新屢出奇招,受到市場廣泛關注。[詳細]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全國住房公積金2021年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全面披露了2021年全國住房公積金運行情況。2021年,全國住房公積金各項業務運行平穩,住房公積金繳存額29156.87億元,6611.21萬人提取住房公積金20316.13[詳細]
“目前,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我們正在加快川藏鐵路及公路配套工程,出疆入藏大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工程、小洋山北側集裝箱碼頭、寧波舟山港航設施及綜合交通樞紐等一大批戰略性重大工程項目,為穩投資、擴內需、帶就業、保民生,筑牢國民經濟宏觀大盤提[詳細]
房東將房屋長租給中介公司,中介公司按月支付租金,然后,中介公司又將房屋低價轉租給租客,一次性收取租客一年多租金,并攜款跑路。收不到租金的房東強行將租客趕出出租屋。交了一年多的房租,卻不能入住,懊惱不已的租客將房東告上法庭。近日,經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詳細]
為了守好老人的“錢袋子”,全國各地陸續開展打擊養老詐騙專項行動。近日,北京、哈爾濱、太原、晉江、雅安等地發布通知,要求嚴厲整治商品住房銷售中以“養老”名義虛假宣傳的行為。[詳細]
加快推進一批工程項目、多渠道盤活存量資產、穩定和擴大民間投資,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近兩天,從中央到地方,一攬子政策措施密集落地,投資多方開源,加力穩住經濟大盤。[詳細]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到2025年,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明顯提升,有條件的村莊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源頭減量。[詳細]
5月20日, 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發布了2022中國物業服務上市公司TOP10研究成果。截至2022年5月13日,物業服務行業共有59家主板上市公司,其中在港交所上市55家,A股4家,另有6家已交表并在上市進程中,處于沖刺階段。[詳細]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近日,記者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22版)》(以下簡稱《標準》)已正式發布。標準適用于判定新建、擴建、改建、拆除房屋市政工程的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為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有針對性防范[詳細]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1日部署全國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對全國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工作再督促、再落實,切實防范和遏制安全生產重特大事故發生。[詳細]
為了將標準化理念貫穿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的設計、生產、施工、裝修、運營維護全過程,近日,住建部發布了《裝配式住宅設計選型標準》。[詳細]
房貸可以延期還款,但利息到底如何計算,是按照原計劃還款額保持不變,還是要承擔更多利息?《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一問題備受關注。有的銀行調整還款期限后,客戶最終還的利息卻變多了。[詳細]
4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一季度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月度報告顯示,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0.7%。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31046萬平方米,下降13.8%;商品房銷售額29655億元,下降22.7%。[詳細]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建筑空間美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注,促使業內對“建筑形態”的專業化研究不斷深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建筑形態學》一書系統地論述了建筑形態這一重要課題。各高等院校、設計研究機構也[詳細]
截至4月12日晚,A股共有35家房地產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年報。其中,物業板塊業績整體表現較好,多家房企物業板塊營收、毛利增速超過地產開發主業。[詳細]
進入二季度,多城將展開新一輪集中供地,房企迎來拿地“窗口期”。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上市房地產企業2021年年報相關信息發現,房企對于2022年拿地多計劃采取“量入為出、精準投放”的策略。[詳細]
雖然不少城市在房產市場的恢復方面仍然受到疫情反彈的影響,但適當放松的樓市政策持續發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場活力。3月新房成交規模呈現回升態勢。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3月重點監測的40城新房銷售面積為1447.65萬平方米,環比上漲16.59%。[詳細]
4月10日,《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正式出臺,提出我國將從基礎制度建設、市場設施建設等方面打造全國統一的大市場。那么,何為統一大市場?打造統一大市場到底有怎樣的重大意義呢?[詳細]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超過60個城市調整房地產金融政策,加大對房地產企業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個人住房貸款額度、降低貸款首付比例,貸款利率有所下降。下一步,應繼續優化房地產金融政策,更好滿足居民合理的住房消費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詳細]
3月31日,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北京中指信息技術研究院聯合發布《2022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房地產百強企業銷售總額、銷售面積分別達90802億元、5694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和1.6%。房地產百強企業的市場份額微降至[詳細]
2022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環境不斷改善,土地市場也迎來集中供應期。目前,土地供應“兩集中”的22個重點城市中,北京、上海等10個重點城市已公布首批次集中供地,寧波和無錫開啟了首批次供地“預申請”模式,北京、福州、合肥和青島4個城市完成了首批次出讓。[詳細]
近期,國務院金融委會議釋放出樓市穩預期信號。多個金融監管部門也紛紛發聲,稱優化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金融支持、滿足住房消費者合理的住房消費需求以及有力有效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吡私獾?,銀行等金融機構正加強對房企合理融資需求的支持,房貸投[詳細]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住宅項目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詳細]